-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6:05 点击次数:199
2024年12月26日,成都黄田坝机场上空,一架无垂尾、三发动机的暗灰色战机冲破云层,歼-20S紧随其后伴飞。地面拍摄的视频中,其飞翼布局与背部进气道设计引发全球军事论坛刷屏。美国《 动力 》网站连夜发文称:“中国的高性能隐身战机,重新定义了未来空战规则。”几小时后,美国Quora热榜出现一条爆火提问:“没有白宫批准,中国凭什么敢首发六代机?”
一、技术炸场:三发动机与“电磁黑洞”颠覆认知 这架代号歼-36的战机,首次采用三台涡扇-15发动机布局,双轮起落架暗示其最大起飞重量突破40吨,内置弹仓可搭载射程1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 。机身覆盖的纳米吸波材料将雷达反射面积压缩至F-22的1/100,等离子隐身系统更在试飞中形成“电磁黑洞”,实现雷达波零反射 。 更颠覆的是其智能作战体系:机载量子计算机驱动的“天枢”AI系统,0.1秒完成千个目标的威胁排序,飞行员只需最终确认攻击指令。一架歼-36可同时指挥48架“攻击-11”隐身无人机,构建半径1500公里的“杀戮链”——模拟推演显示,单机战力相当于12架F-35 。
二、美方破防:NGAD项目崩盘与论坛口水战 几乎同一时间,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·肯德尔承认:因单机成本飙至3亿美元,NGAD六代机项目被暂停审查 。海军F/A-XX预算遭国会砍掉90%,五角大楼被迫转向“轻型廉价战机”路线 。对比之下,中国双机型(成飞歼-36/沈飞歼-50)同步试飞的画面,彻底点燃美国社交平台。 Quora评论区撕裂成两派:
霸权派 :“中国在挑衅!该冻结他们的芯片进口!”
清醒派 :“美国F-22首飞时请示过谁?白宫早该习惯多极世界了。” 有网友嘲讽:“我们的六代机还在PPT上,中国人已把模型飞成了现实!”
三、盟友动摇:欧洲转向与军售市场洗牌 中国六代机的横空出世,正撬动全球防务格局。德国军方被曝秘密接洽中方,探讨隐身材料技术合作;法国总统公开质疑:“为台海与中国对抗?值吗?” 英国被迫将“暴风”六代机计划提前十年,日英意三国联合的GCAP项目紧急追加51亿元预算,但仍要拖到2035年服役 。 军火市场更掀起地震:沙特、阿联酋暂停F-35采购谈判,转向询价中国六代机技术;俄罗斯苏-57订单遭多国取消,俄国防部罕见承认“落后一代” 。
四、霸权逻辑的破产:中国凭什么要“申请”? 回看美论坛的灵魂质问,答案早已写在历史中:
技术自主权 :从歼-10突破电传飞控,到歼-20攻克全向隐身,中国航空工业用30年完成从仿制到领跑的逆袭。六代机的三发动机布局,全球独此一家 。
体系化碾压 :美军NGAD因厂商扯皮、预算失控陷入瘫痪时,中国风洞群日夜运转,3D打印发动机叶片技术反哺民营航企,量产成本仅为美国1/20 。 当美媒炒作“中国威胁空中平衡”,歼-36总师杨伟的回应冷静如常:“我们只为国土安全而创新。”
关岛美军基地的雷达屏幕上,六代机3500公里作战半径的阴影正在蔓延;五角大楼报告承认:现有防空系统对其拦截成功率不足5% 。而北京的回答,是试飞场又一次响起的引擎轰鸣——那里没有霸权批文,只有大国重器破空的呼啸。